5月22日上午,歙县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江焘,歙县溪头镇副镇长、驻浙北招商工作队队长张皓一行领导莅临商会指导工作,商会会长程健、副秘书长吴师达、杭州百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文强及秘书处热情接待并参加座谈。
歙县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江焘 歙县溪头镇副镇长、驻浙北招商工作队队长张皓 杭州市合肥商会会长程健 杭州百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文强 杭州市合肥商会副秘书长吴师达 杭州市合肥商会会长程健介绍商会在资源整合、渠道搭建、政企对接等方面的工作情况。他表示,江书记一行专程来商会走访,是对商会的信任和看重,每地政府的建设需求,就是企业发展的机遇,商会作为平台和纽带,为会员服务是我们的主要任务,为各地政府经济发展服务,同样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 歙县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江焘向与会人员表示此行一是看望商会人员,二是宣传家乡招商引资政策,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。歙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希望在义创业的优秀企业家能够为有意去家乡投资的企业搭建桥梁。 歙县简介 歙(shè)县,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,位于安徽省最南端,北倚黄山,东邻杭州,南接千岛湖,面积2122平方公里,辖28个乡镇,人口49万。徽州六县之一,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,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,也是徽商、徽菜的主要发源地。文房四宝之徽墨、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,被授予"中国徽墨之都"、"中国歙砚之乡"、"徽剧(徽班)之乡"、"中国徽文化之乡"、"中国牌坊之乡"荣誉称号。 远山如黛 近水含烟 新安江远山如黛,近水含烟。 雄村地属于徽州历史古城歙县,景区位于安徽歙县城郊,被誉为“新安第一岛,徽州最雄村”。 雄村距离歙县县城很近,20分钟的车程便可到达。 雄村青山环抱,竹林掩翳,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,十分幽静。 清晨6点,湖边的薄雾、山间的凉风、岸边的群鹭,还有村子里早起放羊的老人。 身边的白鹭飞了又去,手里拿着相机,按下快门的时候,想起了好友曾经写下的一段话: “天空写满思念,海岸写满等待。你的心是飞翔的啼鸟。左翼写满未知的归期。右翼写满中间的山水。” 百城千味 地道徽菜 “徽州臭鳜鱼”是一道徽州名菜,别有风味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也做过特别推荐。它统称“桶鲜鱼”,又俗称“腌鲜鱼”。所谓“腌鲜”,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。没吃过臭贵鱼的人,第一次吃会稍微有些排斥,因为贵鱼发出的似臭非臭的气味,叫人有点害怕。但这对于会吃的游客来说,可谓是下饭神器。 国粹前身 民族宝藏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,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,被授予“徽剧(徽班)之乡”“中国徽文化之乡”荣誉称号。近年来,该县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的方针,坚持抓融合、抓服务、抓品牌、抓培育,以点带面,促沉浸式徽剧体验赋能文旅新发展。 徽墨之都 文房之宝 文房四宝,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(书画用具),即笔、墨、纸、砚。文房四宝之名,起源于南北朝时期。 自宋朝以来“文房四宝”则特指宣笔(安徽宣城)、徽墨(安徽徽州歙县)、宣纸(安徽宣城泾县)、歙砚(安徽徽州歙县)、洮砚(甘肃卓尼县)、端砚(广东肇庆,古称端州)。 一锭墨、一方砚、一管笔、一卷纸,文房四宝,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挚爱。歙县作为“徽墨之都”和“歙砚之乡”,徽墨歙砚已流传千年,制作工艺、雕刻手法不断推陈出新。 古色古香 徽商古城 徽商,即徽州商人、新安商人,俗称“徽帮”,是徽州(府)籍商人的总称 ,为中国三大商派之一。 徽商来自徽州,包括歙、休宁、婺源、祁门、黟、绩溪六县,即古代的新安郡。六县之中,歙县和休宁县的商人特别著名。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,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。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商帮,徽商皆处于贫困山区,种地无以生存。 歙县,秦时建县,至今已有2240多年的历史,是古徽州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这里山川秀美、物产丰富、文化灿烂、名人辈出。这里是徽文化的发祥地,走出的徽商,创造了“无徽不成镇”的历史传奇。